成為初熟的果子 林崇道傳道

聽道摘要(雅各書第一章)

主題讀經: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聖經雅各書第一章18節)

引言

本段經文是《雅各書》的重點所在,其中「好像」初熟的果子就原文查考,應理解為「成為」初熟的果子。信徒明白真理、生發信心決定接受赦罪的洗禮(被神重生、與神恢復父子關係),有了永生盼望後,應當追求成為初熟,即最好的果子,把自己獻給神、榮耀神。

本論

當成為初熟的果子

始祖亞當被造時本是卑賤的塵土,但是神在他的鼻孔吹了一口活氣,就成了有靈的、尊貴的活人。人有靈性就懂得拜神、既有靈魂就不能只著眼於肉體的生命,要盼望永遠的生命;而主耶穌為了拯救亞當犯罪後與神隔絕、陷在罪惡權勢之下的我們,道成肉身來到世上,成了叫人活的靈,神的靈就是真理,所以神乃是安排救贖的計畫,用真道生了我們。(林前十五45)

雖然每個人接受洗禮的入門方法可能不同,如求醫治或求平安,但最終都要在真道上被建立,而神也希望我們成為初熟的(最好的)果子,因為屬神的人乃是為了祂的榮耀而被造的(賽四十三7)。

在舊約聖經中耶利米書的記載也可看出,同樣是以色列選民,在神眼中也分成初熟極好的果子和敗壞不可吃的果子(耶廿四2),而兩種果子的差別在於是否能一心歸向神;今日得主救贖的我們,也應該一心歸向神,追求成為初熟的果子,全心歸向神,讓真神得到榮耀。(啟十四4)

對照雅各書第一章來詮釋以賽亞書的內容,我們明白要成為初熟的果子獻給神,要先有真實的信心,真實的信心能幫助我們經歷試驗、認清試探、聽道也能行道,將內心真實的虔誠藉著勒住石頭、真實的愛心、不沾染世俗表達出來。

成為初熟的果子獻給神(條件一):經歷試煉

雅各書寫作時期,是使徒時代的中後期,有許多天災人禍、個人或環境的操練,正如現今的世代一樣,許多的災難和操練都擊打困擾著我們,但想要成為初熟的果子,卻要能在百般試煉中以為大喜樂,相信按神的旨意忍受試煉的人,並能得著生命的冠冕。(雅一12)

  • 試煉的意義:
  • 要讓我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一4)。
  • 看出信仰的真實狀態,並能自我調整(路八13)
  • 幫助我們與罪斷絕(彼前四1-3)
  • 幫助守神誡命、為神見證的人在被逼迫時仍站立的住(啟十二17)

二、神給人百般的試煉,想試出什麼?

  • 信心(雅一3),信心能幫助靈魂得救(來十39),例亞伯拉罕因信生出子孫(來十一12、羅四18);也能幫助勝過世界(約壹五4),例如挪亞(來十一7)因信動了敬畏的心預備方舟、摩西因信不和埃及人同享罪中之樂,被神所用帶領百姓離開埃及(來十一24-27)。
  • 忍耐到成功(雅五7)。

三、面對試煉時如何面對?

  • 在大試煉中以為大喜樂(雅一2),不是虛假的自我安慰,而是從因信心生出喜樂(彼前一8),也因信心我們能深知神的憐憫(彼前一3)、有活潑的盼望 按神的意思憂愁,並能回轉歸向神(尼八11-12)。
  • 祈求屬靈的智慧(雅一5-8);進入神的殿中思想神的話(詩七十三17-24)、能用基督虛己順服、甘心受苦的心志(腓二7)當成兵器(彼前四1)。
  • 求神讓我們看清人生的真相(雅一10-11)
  • 忍耐到底(雅一12)。在艱困的環境中忍耐是非常困難的,只有被主耶穌的愛激勵才能忍耐到底(羅八35-37),也才有行道的動力(約十四21)。

(待續)

信仰省思:

  1. 回憶遭遇試煉的經驗,什麼情境使我們感到最為艱苦?
  2. 承上題,使我們感到最安慰的又是什麼情境?

中心聖句:他按自己的旨意,用___ ____生了我們,叫我們在他所造的萬物中好像____ _____的果子。(聖經雅各書第一章18節)

站在平地上(以西結書第37章) 邱允和弟兄

聽道摘要(2023.02.28)

前言

聖經路加福音第六章12-18節中紀錄了主耶穌上山徹夜禱告、下山,最後和門徒一起站在平地上工作的過程。「上山」是敬虔省思的預備,在開始作聖工、做重大決擇前需要長時間禱告, 而後下山,主耶穌與門徒站在平地上,也讓我們明白基督徒要入世宣講福音,引導人來歸信耶穌,靈魂得解救進入永生。

本文

  • 我們要站在什麼地方?
  • 不是駐足所多瑪、蛾摩拉。

這片肥美豐盛的平原中,連十個神眼中的義人也沒有,不能逃避毀滅的命運,雖然羅得一家被救出,但是他妻子仍因為貪戀在城中所有的,而回頭成為鹽柱。與神相近的人不要在此地與罪惡同流。

  • 亦非留戀巴比倫大城。

巴比倫大城也和所蛾二城相仿,代表現今彎曲悖謬的世代,在啟示錄十八章第4節中提及這座城終將傾倒,我們要快快從城裡出來,離開罪惡汙穢的世界。

  • 乃是將基督徒的光明與熱心、福音與聖靈的能力,帶到彎曲悖謬的世代。
  • 和主耶穌一起站在平地上:枯骨復活(以西結書第三十七章1-10)異象的省思
  • 以色列民族因為得罪神,國破家亡,被擄至異邦悲泣痛苦(詩一三七1-5),

如同死去的白骨沒有希望,但是主卻不忘記他們,應許七十年後要從列邦引導他們歸回,復興信仰;

  • 以西結先知在異象中與主站在平原上,他奉命向枯乾的骸骨說預言,神也

應許要讓氣息(指神的靈、神的工作)進入這些骸骨,後來這些枯骨就因為先知和神的同工而生筋長肉,重新站立起來,成為軍隊。

    不但背信違約的以色列人需要神,還不認識天國福音的人們也同樣需要神,因為罪人知錯悔改、歸向神、改變氣質,成為神順命的兒女、可差遣的軍隊,乃是神殷切的期望。

三、教會在福音工作方面可行的做法

    1.同靈之間真心的相愛(如深入為苦難的肢體代禱),讓人更有感。

    2.信徒人數的增加,讓人有感。

    3.付出實際行動傳揚福音,每個人都可以在職場上傳福音。

結語

  • 向枯乾的骸骨說預言是我們的使命(弗一13-14),神的靈讓人在絕望中看到希望,指引人從黑暗歸向光明、化俯朽為神奇。
  • 福音的戰線不分膚色的紅、黃、黑、白,也不分學識才能的智愚高下,主願意將所有坐在黑暗死蔭中的人引進平安的道路上(路一78-79),我們也要善用屬靈的兵器(弗六13-18)為福音打美好的仗。不認識福音的世人,都像平原上枯乾的骸骨,需要有神的氣息進入、聆聽神的話而得到復甦。主耶穌今日也和我們一起站在這平地上,願松山教會的福音工作也和主同工而得以興旺。

信仰省思

  1. 我們是否有過忙於做聖工,卻忽略禱告預備的經驗?
  2. 在聖經或生活經驗中,有哪些因為聆聽主的話,生命得到改變的例子?

中心聖句

於是我遵命說預言,____ ____就進入___ ____,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____ _____。(以西結書三十七章10節)

當祢進入我們當中 蔡亞晴姊妹

聽道摘要(2023.02.14)

前言

近日將整部內容豐富的〈使徒行傳〉反覆思想,不禁想要了解當代活潑蓬勃的聖工發展,如何重現在現今的教會生活中呢?有沒有方法或途徑,使今日的教會事工也活潑蓬勃,主也將得救的人數天天加給我們呢?

本文

  • 使徒如何從門徒成為使徒?
    • 耶穌復活之後,門徒詢問「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一1)當代的門徒本來企盼著以色列國破敗(586BC)後引領他們復國的救主,雖然以色列確實重新建國(1948AD),但是主耶穌在當時的回答:「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這段話與卻表明真正要降臨的乃是神的國,將門徒的目標轉向接受耶穌的託付、為祂做見證。
    • 門徒跟從耶穌,主要目標是「靈命更新」;使徒則接受主耶穌對神國福音的託付,展現出「積極行動」。我們同時是跟從耶穌、不斷更新的門徒,也是能認清自己被託付與傳揚神國好消息的使命積極為主行動的使徒;要跟隨主,從福音書中學習作主的門徒,也要從使徒行傳中練習作使徒,有具體行動成為主的工作。
  • 使徒保羅的開場白
    •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羅一1),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中的自我介紹展現了他深深認識神對他的託付;我們也可以將這一句話代入自己的姓名,激勵自己積極傳揚主名
    • 教會要成長興旺需要的恩賜有很多種,不只有使徒,也有先知(說豫言)、傳福音、牧師(勸化)、教師(教導)、執事(治理)、(施捨)、(憐憫),神在教會中設立這些恩賜,是為了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1-13、羅十二6-8)若人人都尋求到神所託付的恩賜,人人都奉獻並連結基督,基督身體得以運作發揮功能,恩賜間能互相搭配同工,就能夠讓神的國興旺起來。。
    • 恩賜與事工項目的不同點在於,不是別人安排我們做什麼,而是「神要我們做什麼?我們立志要為主做什麼?」我們若立定志向就當積極奉獻,因神對我們的愛本是毫無保留的。

三、從耶路撒冷到地極:神國發展四部曲

耶穌升天以前託付使徒,其實也託付今日的我們,要從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為祂做見證(徒一8)。仔細查考使徒行傳,並對照所羅門王建立聖殿獻給神的過程,我們看出神國的發展有四個步驟:聚集等候聖靈、得著能力、教會增長、作主的見證;從最微小、基本的等候聖靈開始,聖靈親自引導教會成長,就如天國的比喻所述,小小的芥菜種能長成繁茂的大樹(太十三31-32)

第一部曲:當你進入我們當中:聚集等候聖靈(一4-5)

  • 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天父所應許上頭來的能力(路廿四52-53)
  • 再現榮美聖殿:對照並學習所羅門王建造榮美的第一聖殿後,迎入約櫃,並向神禱告的內容。(代下五2、代下六12-1、代下六18-21)
  • 效法所羅門蒙神悅納的禱告(代下六40-41、七1-3、七12-16),使徒之所以大有能力,是從聚集禱告、等候聖靈充滿開始的,今日的教會也要效法所羅門王建殿的祈禱,認罪悔改並積極迎接神進入安息之所,更要效法使徒彼此相約聚集禱告的生活。
  • 先求神進入我心:當我們遇到危機重重、禱告缺乏力量的時候,試著先求聖靈充滿、向主傾心吐意,當聖靈充滿我們的心,便能帶來平靜安穩與喜樂滿盈。
  • 信徒聚集和睦共處(徒二43-47、四32-37)

第二部曲:得著能力(路廿四49)

使徒教會之所以發展,可以從耶路撒冷直到地極,是因為聖靈進入了、神與使徒同在了,所以得著能力、事奉有方向。因著聖靈加添的能力,沒有受教育的漁民彼得能侃侃談論神的道理、瘸子站起來走、鬼附的人清醒過來、按立管理飯食的工人、多次旅行佈道向異族人做見證等等;今日我們也得到各種聖靈所賜的恩賜(林前十二22-26),應該要彼此珍惜、互相欣賞、彼此幫助、互相搭配,一起服事主、興旺教會,讓基督的身體更完整、更協調。

第三部曲:教會增長並處理問題

經過等候聖靈、得到能力之後,我們從使徒行傳能不斷看到教會的人數成倍增長、地界也不斷擴大,而當信徒發生問題或爭端時,也在聖靈引導之下能夠積極處理,藉聖靈親自管理如處置欺哄聖靈亞拿尼亞的夫妻、理性討論真理如召開耶路撒冷會議 (徒十五6-35)、保羅寫書信堅固初代教會,都是很好的方式。

第四部曲:人人成為主的見證

重視個人的禱告功夫,時常祈求神進入內心,就能夠經歷神的大能,成為主的見證;能藉著我們的生命積極傳揚悔改、赦罪的道理,述說主耶穌如何介入並改變你我的生命。(路廿四44-48)

結語

我們都是主耶穌所願託付神國重要工作的使徒,我們都當要尋找神的託負,彼此欣賞、互相搭配,個人和教會都為神做美好見證,願神的國降臨,神的意旨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信仰省思:

1. 回想祢得到聖靈之後,得到了那些恩賜與能力?

2. 你曾經有過聖靈充滿,幫助你禱告的體驗嗎?

中心聖句:

但___ ___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___ ____,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____ ____。

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

聽道摘要2023.02.17

讀經:約翰福音十一章1-6節。

前言

拉撒路生病了、死了,又復活了,從這段過程我們可以學習什麼?

拉撒路從死裡復活本是耶穌所定的作為,這段記事中耶穌也屢屢表示這病不至於死、拉撒路睡了(就是死了)要去叫醒他,對馬大兩姊妹說你兄弟必然復活。然而耶穌到來時,姐姐們卻都說:「主阿!你若早在這裡,我兄弟必不死。」

我們的信心也常是如此,希望神照我們想要的時間(「早」”在這裡)、空間(早在「這裡」)、狀態(必不「死」)來成就我們所求的事。但是神所賜給我們的恩典和平安卻往往是我們不能想像的。

本文

一、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

(一)本段經文中耶穌自己如此述說,是因他已表明拉撒路會復活,但對於現今遇到重大疾病的人這樣說,卻要考量病人或親人的信心程度,但病人的病沒有好,他或家人反而可能失落信心;反之若有真正的信心,即便病沒有好起來,他們反而因為知道即便肉體死去,靈魂得到永生才是更美的恩典、更能看出神的榮耀。所以當聽者的信心停留在今生的時候,探望安慰者就應更謹慎引用這段經文。

(二)我們常聽蒙恩見證,也在恩典上長進,但容易忽略在知識(真理)上長進(彼後三18),若我們常常要求神賜給我們和別人一樣的恩典,就是停留在恩典上長進,不認識神,把神的能力看小了,耶穌來世上,要解決靈魂的問題,我們信靠神應該是相信專有名詞「神」而非相信形容詞,如「神的」醫治、「神的」賞賜等等,如此很容易本末倒置,只求今生的食物,看不上永生的食物。

二、主所愛的人也會生病

任何人都會遇到苦難,神的工人也不例外,我們有時聽到一些神的工人遇到苦難病痛會感覺錯愕,因為我們誤以為他們應該無災無病,事實上問題癥結不在是否遇到苦難,而是是否在遭遇苦難時仍然持續與神的連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繼續做主所愛的人,不要只因一時考驗就失足倒下,變成主不愛或不愛主的人了。

保羅鼓勵我們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主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我們或許因自身苦難或至親離去而悲傷,但是因著堅持做主所愛的人、也相信主為了愛他所愛的人而行的一切作為,信心更加建立,在悲傷中被堅固的恩惠是更奇妙的。

我們常常認為無法想像、不合常理的事才是神蹟奇事,然而神創造天地,萬事萬物依神的定律自然運轉,本來就是神蹟,我們應該要調整心態,對神的作為有更正確的看待。

三、主的耽延

主耶穌是耽延兩天才動身前往伯大尼的,而且他說「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是因耽延至拉撒路死去四天後讓他復活,不但值得歡喜,更能彰顯神的榮耀,但這卻是使人不能了解的,我們有時也覺得神的作為很難捉摸、向我們耽延,其實神的特性其中一部分就是祂無法被我們參透,傳道書第三章即如此形容,所以我們要從多了解神的言語、學習在真理上長進,不能只信恩典,不信主的人也從他們的宗教得到不少恩典呢!

四、把石頭挪開

(一)主耶穌要求人把石頭挪開,讓拉撒路出來前,先做了從感謝開始的禱告,是我們的模範。我們蒙神拯救就是最大的恩典、而在生活中則可能遇到患難,患難無論多大也不可能大過拯救靈命的恩典,所以我們的禱告理當先從感謝開始,而非不斷祈求,只想得患難中的恩典、不為恩典中的患難感恩。

(二)神的作為也需要人的配合,就像主在迦拿變水為酒時也要差僕人去舀水。我們想欲復興生命,就要把石頭挪開,不堅定的信心、不好的行為、暴躁的脾氣…等等,挪開所有在我們與神關係之間的障礙物,這樣死人拉撒路才能復活走出來,彰顯神的榮耀。

(三)主耶穌也把石頭挪開,在他受死第三天後抹大拉的瑪利亞就見證了墳墓口的石頭挪開,耶穌本就不需要挪開石頭才出得了墳墓,但是他挪開石頭乃是要讓我們能走進去,看到空的墳墓,明白主已經復活,為我們成全了救恩。

(四)耶穌動身去叫醒拉撒路時,門徒阻止耶穌,因為那裏的人對耶穌不友善,但是主為了他所愛的人,他還是要去那對他不友善的地方、把握時間做工,讓愛臨到他們身上。我們也應該要把握時間相信主、把握機會回應主的愛,因為黑夜甚至死亡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了。

結語

我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雅一2),這大喜樂不是背乎人情而是雖有悲傷痛楚卻更有靈裡的平安,有時候重大疾病反而能讓我們更認識神,經歷苦難熬煉成為在生命中的印記,只要每天一步一步憑著信心走,持續做主所愛的人、討主的歡喜,將來必能進入主的天家,享受永遠的福樂。

信仰省思:

  1. 我們也曾對主說:「主啊!你若早在這裡……」嗎?經過等待的熬練後有沒有不同的體會呢?
  2. 我們要如何在苦難中繼續作主所愛的人?

中心聖句: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___ ___和___ ____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彼後三18)

四角與四匠的異象 柯重生弟兄

聽道摘要(2023.02.14)

前言: 回顧過去一年,我們和一般世人一樣遇到一些傷痛和困境,未來也可能還有艱難和阻礙,這一些困苦是否會阻礙我們對神的信心和做聖工的努力呢?既然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神給我們經歷苦難有什麼意義呢?今利用〈撒加利亞書〉中「四角與四匠」的異象(亞一18-21)來一同思考。

本文:

一、 過去的苦難

(一)   時代背景:撒加利亞先知是被擄期間出生的,在公元前520年看到異象,鼓勵回歸重建聖殿但又被迫停工的以色列百姓重新動工,而以色列在此之前經歷了數次「被角打散的苦難」:北朝亡於亞述(BC.722)、南朝亡於巴比倫(BC.586),在歷代志下三十六章中記載城池破敗、聖殿被毀的景象,讓人悲嘆神的選民何以遭災致此。

(二)   異國的祭司:撒加利亞是祭司易多的孫子(根據尼希米記),祭司的家族在被擄到異國的期間,仍然肩負祭司的責任繼續傳承信仰,傳達神的話、教導神的律法、為百姓祝福,讓猶大、便雅憫支派的信仰能以持續;反觀北朝的人民,則從耶羅波安王製作金牛讀、啟用非利未支派的凡民為祭司,導致這些不懂規矩律法的祭司無法傳承信仰、信仰也無以為繼。

(三)   雖在天涯,也必聚回:以色列人,曾經經過「寄居四百年後出埃及」、「被擄七十年後歸回重建聖殿聖城」、「提多將軍攻破耶路撒冷(路廿一24)後直至1948年重新建國」,這三次被拋散在列邦中,後又回歸本地的歷程,正如神所言:「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神也必從那裡將你招聚回來」。(申三十4)能夠回歸乃是因為信仰持續傳承,而使信仰能傳承的原因,是仍有持續忠心傳講神言神語的工人。

(四)   重建聖殿一波三折:建造聖殿不久,以色列人即因為外族的破壞攔阻而停工,各自過自己的生活,直到十六年後撒加利亞看見異象,才重新被激勵百姓繼續興建聖殿。

二、現在的困境(四角與四匠)

(一) 四不一定為實數,角是動物攻擊力量的所在,故代表權勢力量。(詩二十二21),在歷史上打散猶大以色列耶路撒冷的角,也就是政治強權有:亞蘭、亞述、巴比倫、波斯和亞歷山大……等等。(撒加利亞只看到波斯為止)

(二) 四匠則是輪番推翻了四角,例如但以理書中即記錄波斯(匠)除滅了巴比倫(角)、亞歷山大(匠)又取代波斯(角)興起。世上沒有永久的強權,人都是有限而短暫的。(傳八8)

   (三)  撒加利亞時代,所面對的的角與匠(阻礙)則是即便蒙主激勵帶領而重新動以斯拉記)和專注於經營自己生活品質、「不急著」建造聖殿的的百姓。

參、未來的挑戰

     (一)重建聖殿

     (二)重建聖城

     (三)復健王朝(等候彌賽亞來到)

    今日我們也都在重建聖殿,我們本身就是神的殿,當我們想要從內心歸向神,

    重建我們的信仰時,也會遇到角與匠的諸多阻礙,然而而真正永恆的工匠乃

    是建造我們的窯匠–天上永活的真神(賽六十四8)

結論

不論是過去或是未來,我們都會面對角與匠等力量的威脅或阻礙,並且在這些勢力之下,仍必須繼續努力的重建聖殿;面對這些困境時,我們要從四角與四匠的異象中學習,認識並突破自己的軟弱,仰望永恆的大君王,懇求主堅固我們作工的手,不怕困難和挑戰地與主同工至完工,因為角與匠的阻抗,在永恆的窯匠眼中都算不得什麼,只要堅定倚靠順服就必完工。

信仰省思:

在生活中,有哪一些角與匠試圖影響我們重建信仰?我們應該用什麼心態來面對?

●  中心聖句: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__你是___ _____;我們都是你___ ___ ___ ___。

恆切禱告會~~神的沉默 蘇真弘執事

聽道摘要(2023.02.07)

前言:

先知哈巴谷(哈一1-3)、義人約伯(伯三十16-19)、君王大衛(詩二十二1-2)都曾經在向神禱告時遇到神沉默、未有應允的經歷。而現今面對天災人禍、戰爭地震、貧窮飢餓、小至家人患病、個人困難,我們也可能經歷神的不應允,因此對於神的沉默滿頭問號、對神的慈愛甚至存在產生困惑。

本文:

一、 聽到別人得保守、蒙拯救、病痛被醫治、困難被解決時,我們得知神的大能大力,想要在自己的生命中複製貼上別人經歷的神蹟奇事;我們也總希望神對於我們的所求所想馬上回應,似乎這樣才是展現神對我們的愛和保守。但這是正確的心態嗎?

二、神沉默的原因

  1. 神已行了最大的神蹟,完成了救恩(太十二38~39),解決了靈命歸宿的問題,我們卻仍求神顯神蹟。
  2. 我們只求今生的好處(約六26~27),將信建立在神為我們做什麼,而非神本身上。
  3. 神的心思意念和對我們的指引與要求已經在聖經中。(路十六27-31) 但我們仍想要神對我們特別的顯明以證明神的愛。
  4. 神要操練我們,讓我們的信心更成長。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著稱讚、榮耀、尊貴。(彼前一7)

三、神的恩典三類型:

  1. 效益型(添加恩典):例如神賞賜機會有好工作。
  2. 保守型(免除禍患):例如於意外或災難中蒙神保守。
  3. 經歷型(陪伴同行):經歷型的恩典往往是一段很長時間落入苦難中,例如約伯、約瑟、大衛等等。大衛王作詩說:「我藉著你衝入敵軍,藉著我的神跳過牆垣。」經歷型的恩典就像神帶領我們衝入敵軍,必須在信仰上經歷掙扎、痛苦、挑戰、被敵人欺負等過程而更認識神。經歷型的恩典方是金盾牌的信心。效益型和保守型的恩典就像是神幫助我們跳過牆垣。
  4. 如何面對神的沉默

四、如何面對神的沉默

  1. 要對神有終極的信心,定睛在神身上。不看波濤洶湧的海面,乃是看著耶穌。
  2. 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彼後三18),特別是在藉著學習真理上更真實、深刻的認識神,以免失之偏頗,對神的定位正確,信心才能堅固。
  3. 祈求要符合神的旨意,尊重神的主權,求神陪伴我們經歷苦難,而非一味求神撤去苦杯。

結論:

神其實並不沉默,若能脫去不正確的認知和想法,不停留在要求神解決問題、而是追求認識神,明白神言神語,與神同行,我們就能夠體會到神對信的人所施行的大能(弗一17~19)。

信仰省思:

  1. 除了聚會中所提的例子,神還曾經用沉默來熬練哪些聖經人物?
  2. 我們當如何效法聖經中的古聖徒,度過神不應允的時刻?

中心聖句:

我藉著你衝入___ ___,藉著我的神___ ___ 牆垣。(詩十八29)

固守產業(舊約聖經民數記36章) 林崇道傳道

聽道摘要(2023.02.03)

固守產業的榜樣

  • 民數記最後一章中,神藉著摩西吩咐以色列百姓的最後一件事:進入迦南地之後拈鬮所分得的產業,各支派的人必須要自己看重、保守。
  • 瑪拿西支派的西羅非哈只有女兒,所以在民數記27章中,女兒就為了要讓父留名而爭取產業。看重產業的心意是神所喜悅的,因此就立下以色列人若沒有兒子,女兒可以承受產業的規矩。然而若分到產業的女兒嫁給其他支派的男子後,產業會在禧年歸給丈夫的支派,如此瑪拿西支派的產業就減少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瑪拿西支派的族長就來求問神,該怎麼保護兄弟西羅非哈的產業。
  • 神認同他們的爭取,所以進一步提點西羅非哈的女兒們為了固守產業,應該要嫁在瑪拿西支派中,以固守產業,並且這些女子也都照著遵行了。

如何固守產業

  • 要持守真道
    不要從堅固的信仰上墜落,要在恩典和知識上長進(彼後三7、18),除了對神的作為有體驗之外,也要了解神對於敬拜和生活的要求,順服神,把對神的相信和認識用行為表明出來。(雅二21)因為我們的禱告和敬拜以及行為,最後神都要丈量(啟十一),通過真理標準的丈量,才可以成為君尊的祭司,領受產業。
    持守真道的方法;要有溫柔的心(雅一21-22)、要分外的殷勤、要更加的殷勤。(彼後一3-5、10)
  • 要除去惡欲
    第一代選民倒在曠野不是因為敵人強大或環境艱難,而是因為順著心中的惡欲行事。百姓起行時需望雲聽號,也就是要順服聖靈、聽神的話語,但是百姓出發不久就開始發怨言、起貪欲(基博羅哈他瓦)、忌妒(米利暗毀謗摩西可拉黨事件)、生出不信的惡心(探子報惡信)、又經歷先知巴蘭因貪愛錢財、出策讓百姓受女色引誘的什亭事件(猶10)。我們看到這些鑑戒也應謹慎,願意操練敬虔、通過試煉、順服聖靈引導,除去心中惡欲,免得失去永生的產業,在地獄受永刑。(可四十九49-50、羅八5-6)
  • 要憑著信心
    現今的社會、信仰的逼迫和挑戰很大,我們若想要進神的國,必須要靠著信心去忍耐至得勝;進神的國雖然很艱難,但是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可十26)

神喜愛人愛慕看重產業的心,所以悅納西羅非哈的女兒們為父親、基列子孫們為弟兄對於產業的爭取和求問,為他們立下解決的方針。這樣的爭取表明出對產業的愛慕和不憑眼見的信心,雖然還沒有分到地業,就已經在思考怎麼固守產業,這正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在地上仰望神應許給我們的產業,就是進天國得永生,也要全心全力去固守。

  • 信仰省思:
  1. 兒女是神賜的產業,為了固守他們,我們當如何在信仰上帶領兒女親近神,走在主路上呢?
  2. 我們是否生病遇到患難就遠離神,發怨言呢?該怎麼克服這種情形呢?
  • 中心聖句:

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____ ___,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____ ____ ___ ____。(彼後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