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山教會安息日直播網址>>


================================================================
<<松山教會安息日直播網址>>
如何面對屬靈爭戰(撒母耳記上第十一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在信仰生活中有時會面對屬靈爭戰,我們必須要靠主得勝,並且時常保持警醒,藉著撒母耳記上第十一章中,亞捫人侵略神的選民,而在神帶領下選民獲得勝利的戰役一起學習「如何面對屬靈爭戰」。
本文
一、 惡者伺機攻擊(1-4節)
二、 靠主打屬靈爭戰(5-12節)
三、 爭戰後保持警醒(12-15節)
結語
藉著這場戰役,我們學習到面對屬靈爭戰的時候,必須要交託禱告、和弟兄姊妹同心,靠主致勝、得勝後更要懂得感恩、除去不虔不義的心,持續警醒、全然將榮耀歸給神。
信仰省思
我們都曾經在信仰的旅途中面對屬靈爭戰,而戰場可能在環境中或是內心裡,當時我們如何經歷又如何得勝呢?
中心聖句
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____ ____ ____ ____,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所以要站穩了,用____ ____當作帶子束腰,用___ ____當作護心鏡遮胸,又用平安的____ ____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____ ____當作籐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____ ____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____ ____ ____;(弗六13-17)
如何得到神的拯救 郭建男傳道
前言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羅一1、15)。羅馬書是使徒保羅十三封書信之第一卷,第一~十一章講「因信稱義的道理」,第十
二~十六章講「因信稱義的生活」,本講以第一章16-18為主要經文,闡述「如何得到神的拯救」,以下從三方面來學習。
本文
一、 相信福音,得主救恩 (羅一16)
(一) 福音在講的就是主耶穌:
1.耶穌的降生記載於四福音書之前三卷(馬太、馬可、路加)前面篇章。是從聖靈懷孕,藉童女馬利亞,按著先知的預言出生,且必須是大衛的子孫,「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羅一2-4),「..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一21)。
2.主耶穌是真神,道成肉身來到世上,在十字架上受死,第三日復活,戰勝死權,為世人完成救恩,要帶給我們恩典和真理;恩典主要指救恩及主在世上所帶給我們的恩典。「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生命在他裡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一1-4)。
(二) 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1.如何得到救恩?首先要相信福音,「..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一16)。「希利尼人」為非猶太人的統稱,藉這恩典我們成為了屬靈神國的選民,不分種族,使徒保羅自己也說「基督耶穌降世,為要拯救罪人。..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穌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5-16)。
2.謙卑領受-相信-受洗歸主,今天能聽到主的福音,謙卑領受相信,福音的大能就在我們身上彰顯出來,「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神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因為
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三26-28)。受洗使我們赦罪重生,披戴基督就是把基督的義批戴在我們身上,都是屬靈大家庭的一份子。
二、 被神稱義,得新生命 (羅一17)
(一) 被神稱義,本於信以致於信: 「本於信」,每個人都必須被神稱義,「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這義是本於信,以致於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因信得生」(羅一17、哈二4),但「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三23),罪就是在神的眼中虧欠神,人靠一己之力無法真正解決,只有靠信主之法,靠著耶穌的血,接受有聖靈在活水運行的洗禮,神的義就會顯明在相信耶穌,受洗歸入主的人身上。(羅三24-27)。
(二) 得新生命,因信而活: 「以致於信」,指進入恩門後,開始過新生命的生活。當我們受洗後從水裡上來,就成為新人,「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六3-4)。屬世的災禍難免,但屬靈的生命要牢牢保守住,按照神的教導行出真理,一生榮神益人,結出美好的果子,將來肉體生命到終了的時候,就得益處。
三、照主的真理而行 (羅一18)
(一) 要避免不敬虔的罪: 每個人肉體生命都有終了時,靈魂要到神那邊。不敬虔的罪即「人沒有相信真神」,沒有按照真理敬拜神,甚至敬拜假神,自以為在信仰的聰明,反倒成了愚拙(羅一21-23)。神給人機會
領受救恩,也給人自由意志選擇;救恩已經預備、顯明、讓我們聽見,人若沒有及時把握,不肯相信,神也就任憑他,將來每個人面對審判時,都要自己承擔。今日我們懷著敬虔,聽見福音並相信,謙卑領受,按照神所教導的真理行;而非抱著姑且聽聽看看的心態,自認與神同等。
(二) 要成為能夠行出神的義的人: 除了按照神的公義待人,行出道理,也要有愛神愛人的心,常保謙卑,與神同行。行不義的人即便有時不安,仍硬心不悔改,不肯接受神的救恩(羅一26-32)。當引以為誡,不受罪惡的人事物影響;謹守神旨意行完人生的道路,常常保守在神的愛中!
結語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六8)。
信仰省思
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誤導我們偏離真道?如何靠主勝過?
中心聖句
神設立____ ____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____ ____ ____,要顯明____ ____ ____; 因為他用忍耐的心寬容人先時所犯的____ 。好在今時顯明他的義,使人知道他自己為義,也稱____ ____ ____的人為義。(羅三25-26)
把握呼召領受成長 (撒母耳記上第十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藉著撒母耳記第十章掃羅王被膏立為王的事蹟,我們藉此學習當神呼召我們時,要把握機會領受恩典,主會賜給我們應有的智慧和能力來勝任工作,也使我們從事奉中學習成長。
本文
一、 把握呼召、主恩同在(1-8節)
二、 領受主賜智慧能力(9-16節)
三、 按神旨意學習成長(17-27節)
結語
當神呼召我們的時候,我們應當把握機會回應神,接受神的帶領與加添,被主所用、蒙恩成長。
信仰省思
除了摩西和以利亞以外,在聖經中還有哪一些工人經歷過被隱藏的過程呢?
而在我們的事奉歷程中,也曾經遭遇過的訓練嗎?
中心聖句
不要消滅____ ____的感動;不要藐視____ ____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____ ____的要持守,(帖前五19-21)
把握生命成長契機(撒母耳記上第九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這一章記載了以色列人要求立王,神為他們揀選預備了一位屬世條件優越的掃羅,但他的屬靈條件卻略為不足,因此神賜給他屬靈生命成長改變的機會,而他能否把握就成了將來成敗的關鍵。我們也可藉由這章來反思自己的信仰,並學習如何把握成長的契機。
本文
一、人重視外在標準(1-10節)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是出於自己的想法而非神的旨意,相對應就會以人的標準來檢視立王的標準。神知道人內心的想法,因此為他們所預備的人選-掃羅,他所擁有的優勢包括有:
1.家庭背景優越
掃羅是便雅憫人亞斐亞的元孫(玄孫),父親是個大能的勇士(或譯為 大財主),是家境優渥之人(1節)。
2.外表健壯俊美
身量比別人高過一個頭,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人能比得上(2節)。
3.個性順服孝順
順服聽從父親的命令,外出協助尋找丟失的驢(3節)。
4.態度認真用心
路程長達80公里的到處尋找驢,辦事的態度認真、負責(4節)。
5.為人處事成熟
能尊重、接受僕人的建議,善於溝通。(5-10節)
二、屬靈生命要成長(1-10節)
即使掃羅擁有了外在及內在涵養上各方面的優越,但卻缺乏了屬靈的生命,他在屬靈面向的缺乏包括有:
1.沒有主動尋求神
經由僕人提醒才知要尋求神人,可見掃羅平常在信仰上依靠神的觀念薄弱。(6節)
2.不重視信仰的事
掃羅與撒母耳同住在便雅憫的地業以內,竟然不知道他是誰,可見他對屬靈事物的無知。
三、把握神所賜機會(11-27節)
1.順服神把握機會
藉由神巧妙的安排,在剛好的時間點讓撒母耳遇見了掃羅,完成神想藉由立王,讓以色列人脫離非利士人手的旨意。雖然此時掃羅還不明白但卻能先順服。(11-20節)
2.謙卑領受主恩典
便雅憫支派是十二支派之中最小的,因為他們不道德的罪行導致內戰幾乎受到被滅絕的處罰(士十九21),然而藉由掃羅謙卑領受神的恩典,而能得到神的提升與人的幫助。(彼前五6)
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書二21)
神賜給掃羅屬靈生命更新的機會,使他能夠對神有所體會與學習。外在的屬世條件或許不是我們可以掌握的,但屬靈成長的部分卻是我們可以學習追求的,當隨時做好預備讓神來使用我們。
結語
忙碌的生活中,我們常為了追求或重視世上的事,而忽略了屬靈的成長。但神常賜給我們生命改變的機會,當把握機會追求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及分別為聖上都能有所長進。
信仰省思
請思想最近影響你的順逆際遇,你能否從其中看出神的旨意?有在你哪些屬靈特質上的提升嗎?
中心聖句
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____ ____、____ ____、愛心、信心、____ ____ 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摩太前書4:12)
人的自主與神做主(撒母耳記上第九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我們都很希望能掌握、決定自己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出來的決定是否都符合神的旨意呢?藉著查考《撒母耳記上》第八章,以色列人要求立王以及神給予的提醒,一起再深思。
本文
一、 人希望能自我管理(1-8節)
二、 是否做出正確選擇?(9-18節)
三、 讓神掌管我們的生命(19-22節)
結語
藉著百姓爭取立王的過程,我們學習到,人若靠自己做決定,所看到的角度相當有限、所思考的廣度也不完全,唯有不追隨世界的潮流、專心順服元首基督的帶領、依照真理行走在神指引的道路上,才是正確的方針。
信仰省思
我們曾經有過依靠神,在不同的道路中做出決擇的經歷嗎?
中心聖句
我們靠著___ ____,憑著信心,等候所盼望的義。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惟獨使人生發____ ____的信心才有功效。你們向來跑得好,有誰攔阻你們,叫你們不順從____ ____呢?(加五5-7)
信仰復興生命更新(撒母耳記上第七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我們的信心會有高低起伏,在信仰軟弱當中我們需要復興重新得力,實際上如何行呢?可以藉由撒母耳記上第七章中,約櫃停留在基列耶琳後,以色列百姓發生的信仰改變來學習。
前言
我們的信心會有高低起伏,在信仰軟弱當中我們需要復興重新得力,實際上如何行呢?可以藉由撒母耳記上第七章中,約櫃停留在基列耶琳後,以色列百姓發生的信仰改變來學習。
本文
一、 悔改離罪歸向真神(1-9節)
二、 靠主幫助爭戰得勝(10-14節)
三、 遵行主道鞏固家庭(15-17節)
一個人的信仰復興之後要如何能長期鞏固在信仰的高峰呢?關鍵就在於自己和家人(也包含教會的大家庭)都要遵行主道直到最後。
結語
信仰的過程,雖然可能會軟弱或行道乏力,但是若能在遇到苦難的管教時安靜自省、為罪哀傷,神會再次幫助引導我們回轉,而我們也要更用心地保守自己和家人信仰,維持在復興的美好狀態。
信仰省思
我們是否曾經經歷過信仰的低潮,是如何「重新得力」的呢?
中心聖句
撒母耳將一塊石頭立在米斯巴和善的中間,給石頭起名叫____ ____ ____ ____,說:到如今耶和華都____ ____我們。(撒上七12)
順著主旨向前行(撒母耳記上第六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在信仰生活中經歷許多事情,都是為了要讓我們從中體會、學習、成長,我們要順著主的旨意一路向前直到終點。藉著撒母耳記上第六章,非利士人擄走約櫃卻遭受災禍,最終送回約櫃、以及約櫃伯示麥地因為以色列人被擅觀而發生的事件,一起體會神的引導。
本文
一.苦難使人歸向主旨(1-6節)
非利士擄得約櫃本來洋洋得意,但想不到約櫃卻讓他們飽受災殃,除了大袞廟的大袞頸項手腳折斷,不論將約櫃送到哪個大城,災禍都如影隨形,不但百姓生了痔瘡,田地也有老鼠為患,使他們不得安寧,只得好好思考是否應該要把約櫃送回以色列地。神的選民也是如此,往往在受苦當中才會思想反省、改變成長,學習神的話語、順福神的管教而和神的聖潔有分,這樣的受苦是有益處的,能夠使我們走向神的義道,得到平安。(詩一一九73、來十二9-11)
非利士人不認識神,所以用自己的思考、針對當時遇到的災難,向神獻上賠罪的禮物,做了五個金痔瘡、五隻金老鼠,放在精美的盒子中。
獻祭的目的是要得到神的悅納,所以獻祭之人的行為要先得到神的悅納,祭物才能得到悅納。神期待我們獻上的禮物是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他同行(彌六8),當我們向神獻上禮物(禱告)時,如果思考到我們和人的關係不和睦,沒有愛人,也要先調整、和好,獻祭才會更美、得神的喜悅。(太五23-26)
非利士人從埃及法老硬心不容以色列人出埃及,最終遭受十災的歷史學習到教訓,所以選擇了趕緊把約櫃送還;保羅也藉著舊約選民的錯誤,教導我們引以為戒。(林前十6-11)
二.悔改行動開始改變(7-12節)
對神有敬畏的心,做出的敬拜動作才有意義,非力士人雖然不太認識真神,但是他們也拿出敬畏的態度,選用兩隻未曾負軛的母牛(有獻上初熟之物概念)來拉新車,車上也載著用心準備的祭物。
非利士人用高難度方式(使用未曾負軛無經驗、而且被迫和幼犢分離的母牛發車,並觀察牠們是否會走到以色列地),觀察驗證所遭遇的災殃是否出於以色列的神。
想要體會神的大能,則要先相信神的大能,而神的永能和神性也是明明可知、全然可信的。(羅一16-18)
兩隻母牛果然一面走一面叫、不偏左右的走向以色列伯示麥的境界。由使可見神是統管萬有的神,不論是天空的飛鳥或是海中的水族,一切都是他創造和統管的,在聖經中能開口勸戒巴蘭的驢子、精準吞下約拿的大魚(不咬碎他、不悶死他、三天後又吐在岸上)、因耶穌的一句吩咐就平靜的狂風大浪,也都在在展現出創造主的大能,我們的生活、動作、存留也都在乎他。(徒十七27-28)
三.按著神的引領向前(13-21節)
約櫃本來是從示羅被抬到戰場,送回時神不再讓約櫃回到原地,而是依照神的主權引導來到伯示麥,正如神也為了他的名引導我們走在義路上(詩二十三3);約櫃被引領到伯示麥的境內時,伯示麥人看見約櫃就歡喜了!
伯示麥人將牛車劈了當柴,並將母牛獻為燔祭(燔祭原本只能使用公牛或公羊,這種就地取材獻祭的情況體現出士師時代對於律法的遵守並不嚴謹)和平安祭(可以用母牛)。
燔祭表示全然奉獻、平安祭是表示感恩,今日的我們也要向神獻上身心(羅十二1-2)、並且恆常讚美感謝神(西四2)
伯示麥人在歡喜當中犯了不謹慎的錯誤,有人擅自觀看約櫃,這本是神所不允許的,結果被擊殺了70人,他們在敬畏之餘,便請基列耶琳人下(他們可能是基遍人,因為過去的欺騙行為被懲罰墜以色列人劈柴挑水)來接回約櫃,而基列耶琳人也歡喜接受了約櫃,並且後續也得到福氣。當事奉機會臨到我們時,我們也當歡喜接受。
結語
藉著本章的查考,讓我們體會到如何從苦難中轉回,又如何用神所喜悅的心態和方式正確的敬拜神,行在主的旨意當中。
信仰省思
我們曾經向基列耶琳人接受約櫃一樣,順服地接受一件新的事奉挑戰嗎?從中我們又獲得了那些學習和益處呢?
中心聖句
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____ ____的,用____ ____、____ ____的心事奉神。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十二28-29)
拜神要用正確方式(撒母耳記上第五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我們知道當敬拜獨一真神,然而我們是否有用正確而符合神心意的方式敬拜祂呢?藉著撒母耳記上非利士人擄走神的約櫃後所發生的事件一起來思考學習。
本文
一.神的旨意高過於人(1-5節)
神藉著非利士人管教選民,不惜讓約櫃被擄走,而非利士人也將約櫃視為戰利品,將約櫃帶到亞實突(非利士的五個大城之一)放在大袞廟的大袞像旁,不料隔天大袞像卻仆倒俯伏在約櫃的面前,扶起後再隔天,大袞像不但仆倒,而且頭腳都折斷了。
由此可見神雖然時常是自隱地(賽四十五15-17),但在必要的時刻則會顯出大能的手、表明自己的榮耀(賽六十三5),人相對於神來說實在非常渺小。
既然人自知渺小,就當要敬拜真神,並且預備自己成為合乎神使用的器皿,順服神行各樣善事,也要用恐懼戰驚的心情做成得救的功夫(提後二21-22、腓二12)
大袞廟的祭司雖然因為大袞像的仆倒、損壞,發現約櫃有超凡的能力,可惜他們尚未調整信仰觀念,只是用迴避的方式,不去踏大袞廟的門檻(而沒有想要敬畏認識神);今日的我們有時也有這樣的盲點:雖然知道正確的道理,但是不願意(或尚無力量)改變,知善不能行。
二、 避免錯誤觀念方法(1-5 節)
(2) 避免求表現或結黨營私,要追求以信仰真正改變生命,結出仁義的果子(腓一 15-17、腓
一 9-11)
(3) 避免只有熱心而沒有屬靈的智慧 陷入自義的網羅(羅十2-3)
(4)避免進入信仰的虛假之中,要進到耶穌基督裡面,遠避偶像(特別是無形的)、專心一意順
服神、追求生命真正的更新(約壹五 18-21、雅四 6-8)
2. 避免錯誤的方法 要尊神為大、凡事以基督為首(西一 15-18)
三、 按照神的旨意敬拜(6-12 節)
結語
藉著非利士人擄獲約櫃之後發生的事件 我們可以體會到神的榮耀和大能 也學習到我們不但必須在面對信仰問題或困境時真誠面對 、真實轉回,更要謹慎用神喜悅的方式敬拜祂。
信仰省思
遭遇困境或失敗時,我們通常如何反應?是否曾經因為自省與調整,找出了根源問題,而體會到神對我們懷抱著賜平安的心意?
核心聖句
所以弟兄們 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 將____ ____獻上,當作____ ____,是____ ____的,是神所____ ____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十二 1)
避免神的榮耀離開(撒母耳記上第四章) 郭建男傳道
前言
當生活順利時,我們會理所當然地認為神和我們同在,然而信仰更重要的乃是實質生命的改變;我們要避免只重視外在的表象,卻不能討神喜悅,反而讓神的榮耀離開了我們
本文
一.信仰實質勝過外在(1-5節)
非利士人和以色列人對陣,第一次以色列人就戰敗,折損了4000人,此時以色列人的長老們就認為應該要把神的約櫃從示羅(會幕所在)抬到戰場上,但卻忘記約櫃的行動進出是完全不由人的,唯有依照神的指示才能移動;以色列人之所以戰敗也不是因為約櫃沒有出陣,而是因為會幕裡敬拜神的祭司行為偏差不善,而百姓也都是個人任意而行。
不敬畏神的祭司把約櫃抬到戰場上,以色列人歡聲雷動,自以為必勝,卻不知更大的失敗即將來到。
反觀當以色列人初進迦南地,勝過耶利哥城之役後攻打微小艾城卻失敗時,領導者約書亞有屬靈的敏感度,懂得悔改並謙卑求問神,知道有罪在百姓中並且除去問題,才能真正扭轉困局。
二.把握機會及時悔改(6-18節)
約櫃剛到戰場,以色列人自以為必勝,而雖然非利士對神的認識不太清楚,但也很警戒忌憚,甚至因此更激發出必勝之心,在這次交戰中殺滅了以色列人高達3000人,可見不悔改卻自己解決問題是無濟於事的。神重視人的靈命勝過肉體生命,他所愛的一定會管教,使人能回到神的旨意,遵行神的話語。
這次戰爭中,約櫃被擄、以利的兩個兒子也被殺,這是因為在士師時代以色列人從祭司到百姓累積了許多惡行,如今時候已到,神就要出手管教。當我們遇到管教或是責備警戒時,應該謙卑自省,如此就還有復興和轉圜的契機。
除了約櫃被擄走、以利的兒子同日死亡以外,以利也在聽到兇報之後往後跌倒、折斷頸項而死,而這因為不斷得罪神而導致的禍患,神已預先藉著撒母耳向以利家提出警告。(雅一15-16)
事奉神的人,應該要忠心而有見識,如以利光是向神有熱心但缺乏屬靈的智慧是不夠的,會變成自義、不順服神。
三.在苦難中悔改復興(19-22節)
神還是讓孩子出生,表示祂的慈愛恩典並沒有完全離開以利家,在試煉中依然開出了道路。
孩子被取名為「以迦博」,意為無榮耀。這個名字帶著自省悔改,也預示雖然神的榮耀暫時離開,但是只要真正悔改,榮耀依然會再回來。
結語
藉著選民在信仰的黑暗時期,神不惜讓約櫃被擄、榮耀離開,我們也要反思自己的信仰,避免陷入和以色列人相同的信仰迷思中。
信仰省思
我們曾經走過信仰的黑暗時期嗎?又是如何反省尋找神,重新調整自己的步調呢?
核心聖句
不要____ ____,神是____ ____不得的。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____ ____撒種的,必從聖靈收____ ____。(加六7-8)
預備自己合乎主用(撒母耳記上第三章) 郭建男傳道
主題讀經
撒母耳記上第三章1-21節
本文
一.謙卑的學習態度(撒上三1-10)
二.明白神的話語去做(撒上三11—18)
三.學習成長預備主用(撒上三19—21)
討論與分享
神若要使用我們必定會開路幫助。遇到困境時,你曾經有向神求智慧與機會,最後得到神的幫助順勢而行,完成神所喜悅的嗎?
結語
在士師時期的選民,處於信仰不佳的環境,但愛選民的神仍舊帶領。當我們遇到考驗,處在信仰低潮境遇時,更要自勉繼續參加聚會,每日讀經、禱告,使我們能保持屬靈的敏感度,讓屬靈的眼睛明亮。耶和華的命令清潔,能明亮人的眼目(詩十九8)。神的話語將成為困境中的力量與幫助。
信仰省思
神的話語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信仰真實的展現,我們若有順服的心,謙卑的態度,必能如撒母耳一樣得以聽見神的呼召,你是否有把握機會回應神?與神同工必蒙神悅納,成就合神心意的美事。
中心聖句
耶和華又來站著,像前三次呼喚說:『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請說,___ ___ ___ ___!』(撒上三10)